首先先看幾組數字:
1、全世界的所有國家,國民經濟總值的2~4 %都會因腐蝕造成損失;
2、全世界所有的國家,每年有至少7000億美元因腐蝕直接損失;
3、全世界每年的新產金屬,會有30%因腐蝕而報廢,其中的30%會因無法再次回爐而永久報廢;
通過這些數字可以看出來,全世界金屬每年因腐蝕造成的損傷是觸目驚心的,所以研究金屬的腐蝕與防護是很有必要的,這一領域,人們的研究也可謂是歷史悠久了。
越王勾踐劍,秦始皇陵銅馬車、夏朝青銅鼎等,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上金屬防護的案例,這些青銅器,所采用的都是青銅,主要成分均為Cu-Sn,但其中的微量元素、熱處理的工藝、方式等,卻很難去追溯。特別是越王勾踐劍,幾千年過去了,依舊鋒利,寒芒逼人。
所以金屬腐蝕與防護,在我國古代,多為憑借經驗進行總結,并師徒間代代相傳,很多好的作品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,在現代,隨著科學的發(fā)展,就在不斷的解開金屬腐蝕的謎團,找尋其中的原來,通過科學的方法對腐蝕進行預防。
金屬腐蝕檢測從定義上說,就是金屬基體與周圍的環(huán)境發(fā)生化學或者電化學反應,多表現為氧化、生銹等,我們常見的鐵銹、銅綠等等都是。將腐蝕進行分類,可分為以下幾種:
1、均勻腐蝕:也就是全面腐蝕,金屬表面比較均勻,腐蝕均勻進行。
2、不均勻腐蝕:該種方式較為常見,因為均勻的金屬很難制造,腐蝕多從有缺陷的地方開始:
(1)應力腐蝕:內/外應力作用腐蝕開裂,沿晶/穿晶腐蝕 開裂;
(2)點腐蝕:腐蝕集中在小點位置,深部發(fā)展,可穿孔;
(3)晶間腐蝕:腐蝕發(fā)生在晶粒邊界并沿晶界發(fā)展;
(4)電偶腐蝕:不同電極電位金屬接觸,某金屬優(yōu)先快速腐蝕;
(5)縫隙腐蝕:腐蝕選擇地發(fā)生在縫隙內或結構隱蔽位置;
(6)選擇性腐蝕:合金中某些組分優(yōu)先溶解,如黃銅脫鋅;
(7)氫脆:H原子滲入金屬內部,金屬變脆,應力下發(fā)生脆裂。
也就是說,不均勻的地方、有缺陷的地方、受力集中的地方,是腐蝕最易開始發(fā)生的過程,所以為了減少腐蝕,所需努力的地方,也就是這些。